第117章
乔生看向母亲,乔母道:“走出去了,就什么都好了。”
乔生在试卷上写下一个“解”,淡声说:“高考结束后。”
乔母一笑:“行。”
影片的最后,是高考,是告别。
林漫鼓起勇气拥抱了乔生后,便拉着行李箱,去奔赴她的远方。
乔生给那已退租的单间上了锁,转身与乔母一同,踏上前往大学就读城市的路。
在汽车里,乔生透过车窗望着无论人间如何奔忙,始终高悬苍空的太阳,嘴角微扬,露出了全片下来,唯一一个笑容。
镜头定格在这美好的笑容上,逐渐落了终尾。
主题曲响起时,俞显还沉浸在影片的余味里,没有回过神来,直到觉出易然安静凝视在他身上的目光,俞显才看向易然,眼里尽是慨叹赞赏:“演得特别棒。”
《门禁》是取材于现实的青春文艺片,含括了对青少年家庭伦理缺失问题的思考,对校园暴力恶性事件的抨击,对人性弱点的探讨,同时更是呼吁了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,因话题的多重敏感性,影片宣发后便引起了高度热议。
这其中,乔生不同阶段的情感表达都极富层次感,需要极为精准的把控才能演绎出来,而易然却通过浑然天成的演技将之刻画得淋漓尽致,很难让人相信他是第一次接触表演。
也更不会有人想到,这是患有精神分裂症,存在情感障碍的易然演绎出来的。
易然闻言,却没有因为被表扬而流露出高兴的意味,他只是很平静地看着俞显,说:“我没有演。”
俞显不明所以,眼里写着疑惑,易然继续道。
“他的灵魂进入了我的躯壳,他成为了我,我成为了他。”
你好像是他(8)
俞显怔了一怔,为这句话传递给他的震撼。
他凝眉看着易然认真的神色,隐隐意会到了易然的思维活动。
在表演艺术领域中,有一种区别于方法派、表现派般技巧型表演方式的派系,叫做体验派。
前者侧重于驾驭角色与模仿表现,后者则是融入角色,自我欺骗地相信当下构造出的情境,从而达到与角色融为一体,甚至变成角色的演绎效果。
后者的演绎方式其实非常危险,极易造成个人情感与角色情感杂糅不分,出不了戏,混淆现实与虚幻的情况发生,以致于演员短时间内很难再专心进入下一部戏的拍摄状态不说,严重的还会因为精神长久混乱,从而终止演艺生涯。
所以比起技巧型演技派,体验派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调解自我,回归戏外。
可易然却不一样,他既不是靠技巧拿捏来表现角色的技巧型演技派,也不是从自我出发,暗示自我就是角色,然后在拍摄期间去活成角色的体验派。